剖腹产后的术后保养该注意哪些?
剖腹产后的术后保养该注意哪些?剖腹产的孕妇,剖宫产的时候由于打了麻醉,所以一般不疼,但是一旦麻醉期过了后,伤口就开始巨疼了。这个时候,术后的护理就显得非常重要了。曲江妇产医院专家为您讲解剖腹产后的术后保养。术后保养应做到4点,多翻身、睡觉卧床采用半卧位、及时排尿、尽量不要过早房事。
一、剖腹术后应多翻身
1、不要平卧
新妈妈剖腹产后切忌平卧,避免使子宫收缩的疼痛更为敏感,一般建议新妈妈侧卧。产后6小时以后可以枕枕头,比较好采用侧卧位。可以选择将被子或毯子垫在身体背后,尽量使身体和穿成20-30度角,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身体移动时对伤口的震痛和牵拉痛,让新妈妈感觉更舒服。
2、采用半卧位
剖腹产的新妈妈身体恢复较慢,不能像自然分娩者一样在产后24小时后就可起床活动。因此,剖腹产者会发生恶露不易排出的情况。如果采取半卧位,配合多翻身,就可促使恶露排出,避免剖腹产后恶露淤积在子宫腔内,引起感染而影响子宫复位,也有利于子宫切口的愈合。
3、进行肢体活动
新妈妈在恢复知觉后要注意进行肢体活动,因为活动之后肠道也才能活动,肠道活动之后才能排气,只有排气了之后才可以进食,慢慢的饮食恢复才能吃一些下奶的食物。同时,产后适当的活动还有助于新妈妈体力的恢复,促进排尿、排便和剖腹产后恶露的排出,还可防止肠粘连和血栓的形成导致的其他部位的栓塞。
二、卧床应采用半卧位
1、不要平卧
新妈妈剖腹产后切忌平卧,避免使子宫收缩的疼痛更为敏感,一般建议新妈妈侧卧。产后6小时以后可以枕枕头,比较好采用侧卧位。可以选择将被子或毯子垫在身体背后,尽量使身体和穿成20-30度角,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身体移动时对伤口的震痛和牵拉痛,让新妈妈感觉更舒服。
2、采用半卧位
剖腹产的新妈妈身体恢复较慢,不能像自然分娩者一样在产后24小时后就可起床活动。因此,剖腹产者会发生恶露不易排出的情况。如果采取半卧位,配合多翻身,就可促使恶露排出,避免剖腹产后恶露淤积在子宫腔内,引起感染而影响子宫复位,也有利于子宫切口的愈合。
3、进行肢体活动
新妈妈在恢复知觉后要注意进行肢体活动,因为活动之后肠道也才能活动,肠道活动之后才能排气,只有排气了之后才可以进食,慢慢的饮食恢复才能吃一些下奶的食物。同时,产后适当的活动还有助于新妈妈体力的恢复,促进排尿、排便和剖腹产后恶露的排出,还可防止肠粘连和血栓的形成导致的其他部位的栓塞。
三、及时排尿防尿路感染
1、注意及时排尿
为了手术方便,通常在剖腹产术前要放置导尿管。术后24-48小时,麻醉药物的影响消失,膀胱肌肉才恢复排尿功能,这时可拔掉导尿管,只要一有尿意,就要努力自行解尿,降低导尿管保留时间过长而引起尿道细菌感染的危险性。
然而,因为害怕触动腹部伤口而导致疼痛或者伤口开裂,剖腹产后很多新妈妈都不愿意下床大小便宁愿躺在床上不吃不喝,这种做法是错误的。剖腹产后,由于伤口疼痛使腹部不敢用力,大小便不能顺利排泄,易造成尿潴留和便秘,如果有痔疮,情况将会变得更加严重,所以剖腹产后,新妈妈应按平时习惯及时大小便。
2、预防尿路感染
新妈妈在剖腹产后第二天,静脉滴注结束后会拔除留置导尿管,这个时候拔除之后在3-4小时应该自行排尿,以达到自然冲洗尿路的目的。如果不习惯卧床小便,可下床去厕所,否则应及时告诉医生,直至能畅通排尿为止,避免引起尿路感染。需要注意的是,下床前要用束腹带绑住腹部,也可以用一只手捂住腹部一只手扶着墙,以免因走动而碰到伤口引起疼痛。
四、避免房事造成意外
1、禁止房事的原因
坐月子是新妈妈身体恢复到妊娠以前状态的重要时期。子宫一般到产后6周才恢复到接近妊娠以前的大小,而子宫腔内胎盘附着部位的子宫内膜,在正常情况下需要6-8周才能完全恢复。
若是恶露尚未干净时性交,就会把男性生殖器和新妈妈会阴部的细菌带入阴道,引起子宫或子宫附近组织的炎症,有时还可能引起腹膜炎或败血症,严重地影响新妈妈的身体健康,甚至危及生命。如果新妈妈的会阴或阴道有裂伤,过早的性交,还会引起剧烈的疼痛或伤口感染。
2、产后房事注意事项
处于产后初期的新妈妈必须经过产后检查,刮宫产术后100天,如果阴道不再出血,经医生检查伤口愈合情况良好,可以恢复性生活。但是,一定要采取严格的避孕措施。否则,有疤痕的子宫容易在做刮宫术时而发生穿孔。
此外,产后新妈妈体内的内分泌尚未恢复到妊娠以前的状况,阴道组织比较薄也比较嫩,如不注意容易造成裂伤,甚至引起大出血,因此丈夫要注意动作要轻柔。